|
-
2019-11-24 23:06
-
引用
1 楼
当针对华为的制裁完全失去战略、战役、战术上的突然性之后,美国就会全方位地充分见识华为真正的实力是什么了。
|
|
-
2019-11-24 23:00
-
引用
2 楼
目前,这一消息不仅惊呆了中国网友,更震惊了不少外国网友…..其中,路透社发布在境外社交平台推特上的这一报道,就引起了不少境外网民的关注。
|
|
-
2019-11-24 23:00
-
引用
3 楼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
|
-
2019-11-24 23:00
-
引用
4 楼
目前受伤男子已被送往了医院,但是伤势较重。
|
|
-
2019-11-24 22:59
-
引用
5 楼
他根本就还没明白,美国早就已经连参与竞赛的企业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失不失去竞争的问题,美国是根本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
|
-
2019-11-24 22:55
-
引用
6 楼
任正非正是提前看准了这一点,早就着手准备将这个本来对企业经营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激烈动荡,变成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
|
|
-
2019-11-24 22:41
-
引用
7 楼
此事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再清楚不过:华为芯片供应来源实在是太广泛了,涉及到了全球整个芯片行业大半个江山,美国企业又是芯片业的主要供应者,华为也是其主要客户。
|
|
-
2019-11-24 22:41
-
引用
8 楼
但他很早时一再表示不愿见媒体,却让媒体人都知道他说过华为太渺小了,国家的纸张很贵,不值得浪费宝贵的纸张谈华为的事情。
|
|
-
2019-11-24 22:29
-
引用
9 楼
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进行作战,一个弱女子也有可能将一个拳击世界冠军打翻在地。
|
|
-
2019-11-24 22:17
-
引用
10 楼
芯片和企业的存储、服务器、数据产品等就是华为未来最大的潜在增长点。
|
|
-
2019-11-24 22:13
-
引用
11 楼
华为以及整个中国芯片业和软件业已经进入战争动员状态,这就使一年后才针对华为的制裁行动完全失去战略上的突然性。
|
|
-
2019-11-24 21:59
-
引用
12 楼
在正式宣布制裁华为后,美国商务部发现很多中小运营商因不能得到华为供货会产生严重问题,从而又莫明其妙地宣布给90天的缓和期。
|
|
-
2019-11-24 21:38
-
引用
13 楼
不会协同,胜似协同。
|
|
-
2019-11-24 21:36
-
引用
14 楼
这样的大决战就只可能有两个极端的结局:1)华为的强硬表态只是吹嘘,最后将被美国扼杀甚至破产。
|
|
-
2019-11-24 21:26
-
引用
15 楼
特朗普只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而任正非却是要让华为大到地球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
|
-
2019-11-24 21:11
-
引用
16 楼
可是,中美之间存在着一个难以回避的修昔底德陷阱问题。
|
|
-
2019-11-24 21:01
-
引用
17 楼
特朗普《交易的艺术》中说:我喜欢好大喜功,因为我觉得这不是件困难的事情,既然人们总要思考点什么,为什么不往大的方面想呢?大多数人爱打小算盘,因为他们害怕成功,害怕做出决定,害怕取胜,这就使像我这样的人占了很大的优势。
|
|
-
2019-11-24 20:59
-
引用
18 楼
华为513亿美元,5年后目标为1500亿美元。
|
|
-
2019-11-24 20:52
-
引用
19 楼
这给人的感觉是,华为已经是急迫地、兴奋异常地想打这一仗,美国此时千万不要缓和制裁措施。
|
|
-
2019-11-24 20:48
-
引用
20 楼
他现在丝毫不掩饰他所作的这一长期准备,就是所谓的备胎计划或B计划。
|
|
-
2019-11-24 20:47
-
引用
21 楼
3突袭、实力与交战结果在中兴事件以表面上特朗普的奇迹般胜利之后,给太多人一个极为错误的印象——美国的芯片优势具备压倒性的控制力。
|
|
-
2019-11-24 20:47
-
引用
22 楼
但在任正非看来,实际的宣战一旦开始,战争就毫无悬念地已经发生,并将持续到战争循环因果序列的终极。
|
|
-
2019-11-24 20:45
-
引用
23 楼
剩下的唯一问题只是华为的歼灭战打到什么程度、什么边界才会收手。
|
|
-
2019-11-24 20:40
-
引用
24 楼
海思CEO何庭波的内部信公开了华为长期准备的备胎转正,任正非的一系列公开表态,美国政客目前的做法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即使没有高通和美国其他芯片供应商供货,华为也没问题,因为我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可以说不留任何余地以一个公司应战美国的打压。
|
|
-
2019-11-24 20:38
-
引用
25 楼
华为2018年企业业务为744亿人民币,合109亿美元。
|